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

KOHH與他的精神生活—地元、生死、藝術


千禧世代的人們,是受嘻哈音樂入侵生活的世代。對亞洲的孩子們來說,比起遙遠的嘻哈起源地—美國,大家最早接觸到的反而是同文同語的「本土嘻哈」。上一輩的嘻哈創作者,唱的是對自身處境的不滿,對社會不公的憤怒,以及拉幫結派的認同。

然而新世代的孩子,雖啟蒙於本土嘻哈,卻無法認同上一輩的表現方式。他們躍躍欲試,醞釀創作,最後綻放自我,將亞洲嘻哈推向世界。

Keith Ape –It G Ma (feat. JayAllDay, Loota, Okasian & Kohh)
Video from Hi-Lite Records’ YouTube channel


由韓國嘻哈廠牌HI-LITE Keith ApeJayAllDayOkasian 等人領軍,結合來自日本的LootaKOHH,為亞洲嘻哈推向世界開出響亮的一槍。
Photo via Instagram/ @ kohh_t20
在《IT G MA》一曲中擔任壓軸的是,來自日本的嘻哈先鋒—KOHH,他的音樂有著獨特的美學觀點,在陰鬱且宗教性的旋律鋪疊下,唱出冷冽俐落的震撼,乘著直覺駕馭在音樂之上。不同於主流的Party嘻哈,KOHH的音樂偏重在嚴肅的生死命題,企圖解剖真實的精神世界,唱出令人皺起眉頭,倒抽一氣的赤裸內在。



KOHH - Dirt Boys (feat. Dutch Montana, Loota)
Video from Eillyhustlehard Films’ YouTube channel

本文將藉由SWITCH》雜誌20187月的〈WHO IS KOHH?〉特集中的半冊專訪,試圖剖析KOHH與他的精神生活」
Photo via  SWITCH Vol.36 No.7

▍來自隅田川的少年—地元

生長於東京都北區王子隅田川一帶的KOHH,伴隨著複雜的家庭背景。父親在他三歲時自殺身亡,母親則沉溺於藥物,自小便是由爺爺、奶奶扶養長大。他所居住的建築被稱為「團地」,居住在裡面的大多是社會底層掙扎的人們,自殺與暴力是生活的常態。


幸運的是,KOHH有著一群同樣成長背景的「地元」(譯:在地)朋友們,他們一起組嘻哈、玩古著。因此KOHH的創作題材有很大的部分,是在敘述地元朋友們的生活點滴及他們對「義理」的態度。


KOHH - Paris / 結局地元 (feat. Y'S)
Video from Eillyhustlehard Films’ YouTube channel


KOHH -貧乏なんて気にしない
Video from Eillyhustlehard Films’ YouTube channel

最近KOHH與朋友們也實現多年的夢想,一同開設了「Dogs」實體店,不僅集結他們鍾愛的服裝品牌,也有自己手作的服飾,店內的形象裝潢也都親自DIY打造而成。
Photo via  SWITCH Vol.36 No.7

▍肉體是短暫,靈魂是永生—生死

KOHH的音樂裡總有許多對死亡的探討。從歌詞中可以察覺,他對/的認知與見解中,雜揉了「佛教輪迴觀」在裏頭,同時也執拗於「當下」這個時間觀。
Photo via Instagram/ @ kohh_t20
在《SWITCH》採訪中KOHH說到:「我不去思考想死或不想死的問題。死亡並不可怕,即使死了仍會重生。現在的我是人類的軀體,即使肉體死亡,但我心中的『什麼』將會轉變成不同的形態,繼續存活下去。所以我永遠都不會死。」

死んでもいいけど死にやしない
殺せるもんなら今殺せ
——KOHH,《Die Young
(譯:即使死也可以但我死不了,如果能殺死現在就殺了我吧。)

KOHH - Die Young
Video from Eillyhustlehard Films’ YouTube channel

▍我做的不是饒舌,是藝術

巴勃羅‧畢卡索、胡安‧米羅、安迪‧沃荷等多位藝術家的名字與作品,時常現身於KOHH的歌詞與MV當中。他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和企圖,不甘將所創作的音樂限制在單一的饒舌中,而是定義在「藝術」的高度。這並非裝腔作勢的隨口說說,而是以音樂人的尊嚴賭上一切。

人生は短い けど芸術なら長い
お金で見た目を作れるけど
買えない中身
やりたいのはアート
やってるのはアート
お金の為に生きるなら死ぬ
——KOHH,《Business and Art
(譯:人生苦短,但藝術長存;金錢可以做出外表,卻無法買到內在;我想做的是藝術,我正在做的是藝術。若為金錢而活,寧願死亡……)


KOHH - Business and Art
Video from Eillyhustlehard Films’ YouTube channel

KOHH的收藏   讀物

KOHH的音樂、穿著、語氣、動作、氛圍,有種整體鮮明的獨特感,這是只屬於他的。要營造出渾然天成的個人風格,最重要的是,擁有自己對事物的一套見解,也就是「內涵」。
Photo via Dazed

在《SWITCH》雜誌專訪中,編輯潛入到KOHH的工作室,捕捉他的藝術收藏、日常讀物,甚至是本人所製作的多樣素材畫作。試圖窺探凝聚KOHH思想美學的要素。

KOHH工作室內的收藏。(左上:畢卡索連作銅板畫,左下:窗邊小植栽,右:友人送的拼貼畫)
Photo remake from SWITCH Vol.36 No.7

KOHH的日常讀物,除了有藝術評論及繪本外,也非常喜歡谷川俊太郎的詩集。
Photo remake from SWITCH Vol.36 No.7

▼在《SWITCH》專訪中,KOHH談到自己喜愛漫畫,並常在主人公身上投射自己的境遇。
(カネコアツシ的漫畫《SOIL》描述,看似平靜和諧的住宅社區,真實的內部卻是變態醜陋的,因此社區孩子們藉由製作「異物」,來建構出屬於他們的異次元。)

▼對藝術有著強烈興趣的KOHH,也將自己的作品交由事務所保管。創作素材從平面畫、版畫、寫真拼貼、立體作等皆有涉略。
Photo remake from SWITCH Vol.36 No.7


Photo via Instagram/ @ kohh_t20
嘻哈風潮席捲整個亞洲,模糊了主流與次文化的界線。筆者並非嘻哈狂熱分子,對韻腳、FlowDiss文化、Swag姿態等所謂的嘻哈態度,總是興致缺缺。曾經想過,會不會是隨著年紀增長,我要被時代拋下了呢?(明明也才二五年華)

直到無意間,接觸到KOHH的音樂,才發現並非嘻哈不適合我,而是尚未碰到屬於自己的嘻哈罷了。人的喜好絕非單一,白天時聽著《風和日麗》漫步於城市街頭;夜晚時則潛入KOHH的直觀世界,窺探他的生死命題。


▼若想更加了解KOHH,可以觀看他的紀錄片Kohh’ s Son



※Cover photo via DAZED
※Reference:SWITCH & DAZED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